
學 校 簡 介


教育使命和辦學目的
協力為本校學生營造一個積極、正面、關懷的學校環境,使他們的身心、情緒和社群性均可達健康均衡的發展。
為社會培育一群以「修己善群」作為人生學習目標,並熱熾追求知識及真理的青少年。
為教育專業的發展及教育工作者的培訓作出貢獻。
學校背景
本校的辦學團體是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教育推廣機構,機構成員是伊利沙伯中學的校友。
本校是由一群不同年代畢業的伊利沙伯中學的舊生,有感於母校教育之恩,畢業後在社會上能立足之餘,凝聚舊生的力量,共同發揚「受於社會、取於社會、用於社會、報於社會」之崇高的「修己善群」精神,全心全意以辦教育的方式回饋社會,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小學便於一九九二年四月在天水圍成立, 亦為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教育推廣機構開辦的第一所學校。
本校之辦學團體於一九九三年於同區創辦幼稚園,並於一九九六年開辦中學,使推廣教育的宏願更趨完整。
一九九九年本校分拆為兩所擁有獨立校舍的全日制學校。一所位於天耀村(即本校),另一所位於天盛苑(即分校)。
本校的行政管理架構是在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以下,設立學校管理委員會,轄下設有學校管理委員 會及校務委員會,共同負責學務政策工作小組,與校長緊密聯繫,發展校務。
本校校內組織結構是以校長為首,帶領行政小組,推行學校行政工作。行政小組包括副校長擔任的校務及其他主任 擔任的課程、課程評估、跨學科、培育、活動、事務及行政,定期開會討論一切校務。此外,各科設科主 席、學科小組及各班班主任;資訊科技統籌員帶領電腦組組員,推展校本 資科技教育;學校圖書館由圖書館主任推廣下,本校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的儂情不斷上升。
本校之家長教師會於一九九三年正式成立,並在政府有關部門正式註冊為一合法團體。 每年均舉辦各式各樣的親子活動,以加強家長與子女間的溝通,增加與老師們的接觸,增進了解學校的運作模式,並發揮家庭與學校合作的精神,共同為我們的下一代作出貢獻。
目標
注重學生均衡發展
德、智、體、群、美五育並進,這是『完人』教育,活潑幹勁十足,摒棄填鴨式教育,培養一群肯思考、肯創新、肯服務社會、不斷追求卓越的學生。
注重課外活動
學校逢星期二至四下午設體驗課,旨在讓學生體驗不同範疇的課外活動。學校放學後設有多支校隊培訓及課後延展活動供學生參加。
設立班主任課
設立班主任課,有助促進師生關係,方便教師履行他們助學生辨認和解決問題的職責,同時亦有助學生健康的個人發展輔導計劃,包括提高學生自尊活動,社交技巧及決斷力的訓練。瞭解自己,應付壓力及挫折,學習有效解決問題技巧...等。
營造愉快學習環境
學校是小孩子學習的地方,要使孩子學得開心,喜歡回校上課是非常重要的。學校的設程設計是以兒童為中心,從活動和經驗中學習的精神。我們會從教學資源,教師教學精神,課程編排,功課份量著手,儘量引起學生學習興趣,激發他們的求知慾。
重視教師專業培訓
-
配屬老師計劃─為新教師提供輔助指導和支援。
-
對教育情況的一般認識─在教育的範疇內,擴闊教師對本身工作情況以外的認識。
-
對任教科目的認識─鼓勵教師參加進修在職教師訓練課程。
-
教學技巧─讓教師掌握最新教學法或教育科技最新發展。
-
管理訓練─鼓勵教師承擔或負責一些教學以外的行政工作。
為達致上述類型發展計劃,可透過下列方法達致 :
-
校本方法─透過會議、研討會、工作坊、嘉賓短講、旅行、訪問....等。
-
由外界提供機會─教育統籌局、辦學團體、社團、大專院校等。學校是小孩子學習的地方,要使孩子學得開心,喜歡回校上課是非常重要的。學校的設程設計是以兒童為中心,從活動和經驗中學習的精神。我們會從教學資源,教師教學精神,課程編排,功課份量著手,儘量引起學生學習興趣,激發他們的求知慾。
指引
進入學校後,我們有機會踏上了步向完美人格道路的另一階段。作為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小學的一份子,我秉承『修己善群』的校訓,以下列各項作為我的學習目標和指引。
《積極學習》
-
相信自己有學習能力。
-
認真、勤奮、積極、自發地善用各種學習方法和機會。
-
勇敢承認過失,視挫敗為學習的機會。
-
謙遜地從他人言行中學習。
-
經常自省,訂立目標,改進自己,不斷學習。
《凡事感恩》
-
孝敬父母和長輩。
-
感激別人的教導、幫忙、施予和分享。
-
常懷感激之心,明白一切享有的都是前人的結果。
-
欣賞大自然的恩賜,積極參與保護環境的行動。
-
取諸社會,用諸社會。
《重人重己》
-
珍惜自己生命。自愛、自重。
-
尊重每一個人 :不論種族、宗教、文化、性別、年齡、職業、學識、能力、成就等。
-
接受他人與自己的不同。
-
接受他人有與自己等同的權利。
-
待人以禮。
-
與他人公平分享共有的資源。
《增強健康》
-
積極鍛練身心,參與有益身心的活動。
-
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。
-
注意個人衛生。經常保持環境清潔。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。
-
認定自己的個人價值。有自信。盡量把潛能發揮出來。
-
意志堅定,面對現實,接受挑戰。
-
保持愉快及平和的心境。
-
用適當方法表達情緒和感受。
《維護正義》
-
明辨是非。
-
待人處事要公平。
-
有廉潔公正的操守。
-
有勇氣、信心和責任締造一個合理、公義的社群。
《誠信待人》
-
以真誠待人。
-
遵守承諾。
-
答應替別人做事,盡力做到最好。
《愛己及人》
-
主動關懷別人及分擔他們的憂患。
-
有同情心。樂於幫助別人。
-
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。
-
體諒別人。
-
寬恕他人對自己的不是。
《培育美感》
-
培育對『美』的敏感和欣賞的能力。
-
體驗各種媒介和藝術的活動和創作。
-
創造富美感的環境。
《熱愛社群》
-
尊重各種場合或不同組織的規則。
-
遵守所屬團體的規則。
-
相信個人能在群體中發揮影響力。
-
小心自己言行對社群的影響。
-
爭取機會,盡自己能力,服務社群。
-
有分工合作的精神。鼓勵及協助別人共同參與。
-
用合理的途徑表達自己的意見。
-
與別人和睦共處,用文明的方法解決紛爭。
-
與社會分享成就。